本港樓市,若以成交量計算,向來是由二手市場主導;不過,若論賣樓靈活性當然是一手市場大勝。君不見每逢辣招出現時,二手市場均大受影響,成交近乎冰封,但一手市場則在發展商的規模效益下,往往可以絕處逢生,率先走出險境。
發展商賣樓的大競爭者,除了是其他發展商外,就是二手市場的業主。以往未有辣招前,發展商會以豪華的會所、齊備的廚房設備及家電等作為增加樓盤吸引力的元素。而辣招出台後,發展商更多了各式各樣的優惠及付款辦法去搶佔二手市場客源,此乃二手業主無法媲美的。
就讓我們來看看數據,今年1至11月份的一手成交,已經超越去年全年的一手成交總和;而一手成交金額,更加突破歷史新高紀錄。相反,同期的二手成交卻較上年回落!政府當局多番出招干預市場,已導致市場出現一手旺、二手淡的現象。
自從2010年第一隻辣招(SSD)實施後,二手市場的炒家已消聲匿跡,炒家唯有轉戰一手市場等待或作長線投資。2012年第二隻辣招(BSD)出現,但因為發展商有相應的稅務優惠或補貼,而令國內買家更加集中於一手市場。2013年第三隻辣招(DSD)下,跟之前情況一樣,亦因為有發展商提供的補貼,而促使大部分投資者流入發展商手裡!
11月初新出台的加辣版DSD,更加使二手市場成交大幅減少;目前發展商雖然按兵不動,但一旦發展商看通形勢,想好更多有助買家入市的方法後,二手市場的買家將更多地轉至一手市場!